记忆中的供销社

在百货大楼和连锁超市鳞次栉比的现代社会中,供销社已经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老古董”。对于…

在百货大楼和连锁超市鳞次栉比的现代社会中,供销社已经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老古董”。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他们的眼中只有超市和商场,根本不知道供销社这个产物。
随便聊聊的图片

仍健在的七老八十的我们来说,在供销社从成立到被取消的五十年中,还是记忆犹新的。更多的是对供销社有一种难舍的感情。
我家乡的大地名叫赤塘,是1949年8月解放的。在退租减息后,紧接着于1950年进行土地改革,翻身农民虽然有了土地耕种,也有了房屋居住,但仍特别贫穷。尤其是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日常用品,要到十多里外的三堂街镇上,十分不便,而且还得走路,肩挑手提。
后来,由原赤塘乡政府所在地,一个叫北方坳上的宗祠里,办起了我地的第一个供销社。人们奔走相告,欢天喜地,出自肺腑,赞颂共产党伟大,人民政府好。
1958年8月,红旗山人民公社成立了。在公社所在地的胡家坳大队的乌旗山,建立了公社中心供销社,还建立了九峰和王母村供销分社,赤塘原有的供销社搬迁至崔三公路(汉寿县崔家桥至桃江县三堂街)边的赤塘大队锁子岩生产队。同时,新建了营业间、仓库以及生活用房等,成了有模有样的商店,生意兴隆,红火起来。
当年的供销社,属三堂街区供销总社和红旗山公社党委政府双重领导。区供销社负责分社人事安排管理和业务指导。公社党委政府负责分社的政治领导,处理与地方的关系。公社有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会议,都会通知中心供销社主任参加。
供销社主要经营三种物资。一是生产资料,主要是农药、化肥、种子和生产工具。二是生活必需品,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布匹、糖类、食盐。五花八门,各应俱全。那时,没有服装店,人们都是购了布,回家请缝纫师傅去做。三是收购农副产品,包括茶叶、棉花、篾货、小型木器等。
这样看来,供销社涉及面广、摊子大、进出的货物品种多,并坚持集体所有制这个大方向不变。从而,保障了农村地区物资供应,并作为一种稳定物价的经济手段,最终实现了老百姓衣食无忧的整体愿景。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供销社这个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经济产物,在经济困难时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改革开放期间,供销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在那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年代,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
时间已过去20多年了,但供销社50年的辉煌历史仍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