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猜猜那个离谱评语的背后……

最近一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老师在一份几个大叉叉的作业上写道:全班最差,你是孤儿吗?没人管吗? …

最近一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老师在一份几个大叉叉的作业上写道:全班最差,你是孤儿吗?没人管吗?

随便聊聊的图片

很多人看到这个评语,估计第一反应都是义愤填膺的:这人哪配当老师?教师是要为人师表的,难道考虑不到这种评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吗?什么人都可以当老师吗?教师的门槛已经这么低了吗……

作为同行,我不会有上边这么激烈的反应,我会感同身受,我会自行代入,我甚至产生了兔死狐悲之感。

我认真猜想这个评语背后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他(或者是她。其实性别无所谓)是负责任的。

他对学生是有要求的。

这个评语落在纸上前,他应该已经做过努力了。

他对这个家长是有意见的。也许曾沟通过,但家长就是甩手掌柜,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完全散养?或者家里有矿,用不着在乎学习?

……

是的,我脑补出的是一个百般无奈却还不打算放弃还想继续挣扎一下的老师。

我不敢奢求看到这个评语的人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件事,比如莫非是因材施教?是在尝试用一把特殊的钥匙来开这一把特殊的锁?学生性格不同,有的吃软有的吃硬,也许这个学生吃硬呢?就是他不吃,也要允许老师尝试一下到底有用没用吧,这样以后对这个学生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可能没人会这么宽容吧。

也是,我这还真是奢求了,因为这评语看起来完全就是愤激之词,应该藏不住我脑补出的一厢情愿。

这件事的结果是该老师已经主动向家长和学生道歉了,全校也进行过师德师风教育了。

他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写下的这个评语了吗?大概率后悔了。

以后,他还会这么激烈地批评学生连带挖苦家长吗?我猜大概率不会了,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他身边的其他同行也一定会引以为戒,别说不敢再严厉批评这个学生了,对其他学生可能也不敢再像以前那么不注意批评方式了。

不过,这未必完全是好现象。

看到这个评语,还有校园里发生的其他类似事件,同行们常常会感到害怕,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有时也会互相用开玩笑的方式提醒:明哲保身谁不会呢?不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还别说,很多同行还真是高估自己了,我们还真是不会明哲保身,做不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走进教室,站上讲台,看到不守纪律一脸无所谓的学生,你若能做到视而不见,你距离圣人的境界就不远了。你若能做到在每一句批评的话出口前都字斟句酌,确保万无一失,经得起任何人挑剔,先不管这样的批评有没有效果,我都真心服你。

我这种反应一定是政治不正确的。

我先检讨一下自己。

任何一种在局外人看来都错得离谱的做法,背后可能都有外人难以想象的无奈。

还是拿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吧。

连孔老夫子都知道因材施教,现在的老师怎么能不知道?为什么教师要对一个班个性迥异的学生一刀切提同一个要求呢?

道理没错,可是,怎么因材施教?有可行性的做法吗?

学生上这门课做另一门课的作业,你管不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似乎可以不管,但偏科对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谁能保证他以后因一门课分数太低和好学校失之交臂时不会后悔呢?他以后会不会怪你不负责任呢?而且,你起码要对自己的课堂负责吧?这些暂且不管好了,一个学生这么做你随他去,若是一群学生都效仿怎么办?五六十人的班级总得有些所有人都遵守的纪律吧。若是每个学生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会有什么结果不难想想吧。这世界,又有谁能全凭自己的性子来呢?

学生睡觉,你叫不叫?老实说,有些学生睡着了比醒着好,他横竖是不学的,睡着了还安生,不会影响周围的人。但是,你还是得叫,这不但是学校检查你工作的一个指标,更重要的还是你的工作职责。

学生不做作业,上课说话影响一大片……你管不管?当然要管,但如果你一节课提醒同一个学生三次五次,他还依然故我,我不相信所有老师都还能做到心平气和。

你得承认,总有个别学生真的是软硬不吃的。

教师职业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从自己的职业推而广之,可能每种职业都有自己难以为外人道的烦难。

大家都难。

希望同行们都能做到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可惜知易行难。

只好且行且珍重。

年轻时,看到某件事,很容易立刻下结论,觉得自己绝对真理在握,还纳闷别人怎么会得出相反的看法,难道智商不在线?

随着年纪增加,智慧并没有增加,但不敢轻易下结论却是确定无疑的变化。

在我这里,非黑即白的判断早已成为过去,我看到的是黑白之间的大片灰色地带。

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就是,我很少再自以为是了。我会在看到很多离谱的做法后,猜想一下背后不为人知的原因。

反正,我不会也不敢再轻易做出判断了。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