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陪伴的独处

中国人喜欢熟人社会,尤其在县城以下更小的区域。长居于此,彼此互有连结,基本上没有相互不认识的。 “六度区隔理论…

中国人喜欢熟人社会,尤其在县城以下更小的区域。长居于此,彼此互有连结,基本上没有相互不认识的。

“六度区隔理论”表明:认识的人五个人里一定会有认识你的人。准确的说法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但真正居于县城以下区域,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可能连一个人都不会超过,如果超过,那么你这些年积的“人脉”,可能就积了个寂寞。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大喜欢来自熟人社会的过分打扰、过于熟烂。也比如说,回家的路上,一路走过,你可能需要打一路的招呼,左右逢源,上下齐手,不然就有可能怠慢了谁。比如,每个人很难藏着隐私,任何一声喘息都被放大了无数倍,无数县城青年、小镇做题家被迫杀熟或者大义灭亲。又比如,大城市的边界感又强大到邻居互不相识、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看似极端、冷漠,但似乎又保全了一个人的独处与静笃,无需各种“防卫式拒绝”和“逃离式躲闪”。喜欢独处的人,一定要有自己不被打扰的空间,抑或别人可以关注,但不必过于敷衍,各自相安,保持距离。

 

随便聊聊的图片

陌生的社区,有一份让感觉宽松的心安,好像在这儿每个人都不必要有心理负担,不必要维持维护一种刻板的角色带入,谁与谁也不知根知底,谁也无须装给谁看,不必苛守过多的熟人礼仪,便是自我放松。

陌生的领域也是,写作要有陌生感,并不是自绝于某个群体而是不被干扰,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的极限,写自己独有的东西。跑步也是,可以参加跑团和比赛,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与自己较劲,大多数跑步者都是孤独的行者,几乎得不到别人的任何帮助,经验是自己跑出来的,许多跑者有自己的方式,包括让人感觉怪异的摆臂。但写作与跑步又是受人关注的,甚至是热闹的围观和欢呼,展现只限于此,完成的过程寂寞而孤独,也享受这样的孤寂,尤指内心安定与入定。

有场合要分享自己的跑步和写作,推脱不掉。的确是坚持做了几项个人的爱好,但却没有什么可以向外人道者,并不是它们没有做到足够好,而是它们更像是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个人化的生存方式。跑步让人变得自律,也克服了一些懦弱,有时的跑步从一开始就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一种习惯。而写作,原本是用来对抗虚无的,后来似乎不写一点日子便过得不那么结实、完整,需要一种依托文字的拯救和抵达,还有抵抗。前段时间给别人寻找写作理由的帖子留言:……理由不必寻找,写作仍然可以继续,或许,有文字铺垫的时间结实一些,但影响仍然很小,可以忽略,只是写作者显然得到了某种满足,连属于自己的时间也似乎显得更加完整。

 

对于跑步和写作,选择有选择的在朋友圈分享,相当于直播间带货吧。目的并不全是展示,受人关注的同时,也受到监督,或许也是一种动力,一种陪伴,毕竟这个圈的链接足够广阔,稍微动动指头就是风起云涌。国外作家的一句话,“待在咖啡馆里的人们想要独处,却希望这份独处能有人陪伴。”在众声喧闹中独处,这可能是作家和文学的诉求,也是他们和写作空间的咖啡馆的共性。这种有人陪伴的独处,类于我们的“大隐隐于市”,但骨子里还是独处的光风霁月、胸无渣滓。因之,常常需要自我校正、自我鼓励、自我改进,没有人能帮得上忙,除了自己。

作家玄武有一段文字引于此:在变得漂浮、凌乱、缺乏意义和价值、展望也是一片茫茫的时间里,沉浸于个人深层次的喜好,或许也是对个人拯救的一个有效方式。我们仍需要保存:专注力;有限且越来越有限的热情;爱的能力。这也是我想说的,这有人陪伴的独处,感谢陪伴,也感谢独处。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