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家乡味,悠悠思乡情

走出家乡外地务工多年的姐姐,已经是半个苏州人了。房子,车子以及两个孩子都在苏州立户。即使这样,每年她都要利用孩…

走出家乡外地务工多年的姐姐,已经是半个苏州人了。房子,车子以及两个孩子都在苏州立户。即使这样,每年她都要利用孩子放假回老家居住一阵子,亲戚朋友家中有事,只要一个电话,她必千里迢迢赶回来,逢年过节也是一样。在外地辛苦劳作了半辈子,现在姐姐的生活状态就好像是以回家为目的,在外反倒成了一种蛰伏,专门等着老家的一句号召,便有理由,有底气返乡一样。用姐妹之间互相打趣的话来说,没有走亲访友这个环节,日子都过得不完美了。

随便聊聊的图片

也如其他打工人一样,当初因为家里困难,所以姐姐选择离开故乡。作为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我之前是体会不到这种思乡之情的。只到今年的三月,我去了一趟姐姐在苏州打拼了十多年的家,小住了半个月以后,我更加了解人到中年外出漂泊的那种辛酸。无论辗转在哪个城市,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思乡情很浓很浓… …也许是为了拥有和家乡一样的生活,呼吸着和家乡一样的空气,姐姐在上班休息之余,便在护城河附近开荒种菜,大到一间房子那么大,小到只可容纳几行辣椒苗,在高楼林立的空隙,姐姐总能够找到种菜的地方。现在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已经荣升奶奶的她,显得比上班时候都忙,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送孙子上学,然后径直就去了菜地,忙着浇水,忙着施肥,忙着给瓜蔓搭架,忙着给菜叶捉虫,丝瓜、南瓜、茄子、葫芦、辣椒,苦瓜… …那些在大城市里没有受到污染的蔬菜涨势非常好,一样一样按着季节被姐姐收入囊中,刚开始家人们都不想让姐姐这样操劳,但是,姐姐说那些地方空着也是空着,每天去菜园子走走,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心情都好很多。今年在姐姐家小住的半个月,发现她们那个小区的邻居,邻里之间相处的非常融洽。遇到学生放学,家长没有时间去接孩子,一个信息发群里,其他邻居就帮忙把孩子接回家了,孩子回到小区也不急着给送家里,消息发群里,到晚上家长一看群里,便知道在哪家去接孩子。蔬菜丰收了以后,姐姐也会送给左邻右舍。姐姐楼上有一家老两口,由于子女经常不在家,这两个老人的菜几乎都是姐姐承包了,凡是有刚摘的新鲜菜,姐姐必每样打包送楼上去。一到礼拜六,浩浩荡荡的家长们拿着铲子,铁钯,带着小孩和他们的“小铲车”,浇水壶来菜园子给姐姐帮忙干活,带孩子体验生活,那种久违的乡情在大城市里延续着。

 

刚开始,一些喜欢锻炼的老人在锻炼之余,经常嗤笑她们不会跳广场舞,不会遛狗,不会去超市… …后来,看见附近年龄相仿的姐妹都纷纷投入,于是那些退休在家的老人也加入了这项劳作,还美其名曰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吃着绿色无污染的蔬菜,何乐而不为!姐姐的人缘非常好,不争也不抢,遇到哪个地方某一天要被开发掉,需要建亭台楼阁,或高楼大厦,那些管理员会提前给姐姐打电话:“姐,你的菜地下午要开发了,你在两个钟头内赶快来把菜处理一下!”“好,我马上来!”不问原由,不发牢骚,这番通透也是当地管理没有阻止他们的原因,那些绿油油的蔬菜种植在护城河两边,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里曾经是一道非常养眼的风景线。接到管理员的通知,姐姐几个电话一打,一行大哥大姐便加入到去菜园子拔菜的行列,那些涨势很好的蔬菜该拔掉的拔掉,该送人的送人,姐姐没有半点犹豫,偌大的菜地热闹非凡,不到两个钟头,原本郁郁葱葱的菜地就恢复原样。

 

遇到逢年过节,姐姐要是不回家乡,便和当地的老乡在苏州聚会。今天你家,明天我家,但通常以到姐姐家中聚会的机会最多,姐姐很会做菜,偏甜的苏州菜,稍腥一些的当地特产太湖银鱼,被姐姐改良后,带了一丝家乡的麻辣味,由其在我们几姊妹去苏州以后,姐姐给我们做的“太湖十八浇”,真的做的和太湖边当地人做的一模一样,在招待和她们一起外出的家乡人的时候,姐姐做的菜肴都是家乡味道,什么烫米皮,菜豆腐,滑凉粉,蒸碗子、塌糍粑等,百吃不厌。还有侄女从网上购买的白吉馍,再把从老家带过去的熏腊肉煮耙剁碎,配上剁椒酱往馍里面一夹,简直可以算人间美味,这些吃食虽然和苏州那个物质天堂比起来,都算不上什么,但是姐姐说,这些吃食小时候母亲经常做给我们吃,母亲去世多年,现在在千里之外吃着有母亲味道的食物,也算是对母亲的一种怀念。

 

说着家乡的话,唠着家乡的嗑,再来一杯思乡的酒,那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扑面而来。人间家乡味,最抚游子心,故乡犹如一坛成年老酒,在心里搁置的时间越长,味道就会越醇香,时不时的就想拿起来闻一闻,品一品。那种家乡味立即上到心头。

 

没事的时候多回家走走吧,因为回家不需要借口,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亲友的催促。世界再美,浓浓家乡味 悠悠思乡情,依然是离乡游子最难割舍的牵挂。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