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殊的广播匣子

有一次,我在村里给一家农户帮忙干活。无意中发现了这家老人存放了一个五十多年的广播匣子。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没任何…

有一次,我在村里给一家农户帮忙干活。无意中发现了这家老人存放了一个五十多年的广播匣子。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没任何价值的广播匣子,朝枚之年的高寿老人为何如此深情,留下永久纪念呢?要想解开这个心结,还得从老人年轻时候的亲身经历,慢慢谈说过去那些特殊年代里与广播结下的深厚情缘。

随便聊聊的图片

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各家各户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伟大号召,这里也和全国一样,建设起了覆盖农村各家各户的有线广播。当时县广播站负责把广播信号用专线传输到公社放大站。大队和生产队在集中人力物力把电线架进各家各户,农家只需拿出二到三元钱买一只专用舌簧喇叭,有手艺的人再做一个精美的匣子把喇叭装进去,看上去既美观又实用。这时,只要用一根铁丝埋作地线,再接好外面牵来的传输线,每天到了规定的时间,喇叭就能准时响起来了。它发出优美动听、清脆悦耳的声音,成为那个年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村民们也就靠这个有线广播才能很快听到党中央的声音、了解国家大事。可以说,当年的有线广播在农村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功不可没的。老百姓也全靠这个有线广播,收听天气预报、新闻、那时期的公社通知(招工、招干、体检、培训)等重要事情或者提醒农户什么季节要种什么,有什么自然灾害天气又如何预防;安排布置农业新技术;就连谁家丢了鸡狗这样的小事,也都能利用广播发号施令,可靠便捷。又好比现代的互联网新媒体一样,都是祖辈们从未见过这样如此新鲜奇怪的事物。农村人唯独只有靠这样的家庭小广播,了解外面的大世界,更是大家心中最爱的心肝宝贝。每晚19点至21点30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一起静静地了解新闻、欣赏音乐、听自己喜爱的节目,愉悦心情,解除一天的劳动疲乏。尤其是在广播结束时,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特别注意到牵扯自己的有关通知事宜,且不能轻易错过,怕耽误了要办的急事、要事。

 

但是,在当时那没有公路的比较原始的大山庄里,农户居住又非常分散,达到山民们这样的目的又谈何容易?

 

先说说咋们略阳县城架设到白雀寺近20公里的广播专线就非常艰难。途径嘉陵江边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沟壑纵横,江边无道更无车行。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年全县调集了30多名基层放大员,克服重重困难,人力进行勘测线路、修路抬杆、挖窝栽杆、爬杆架线,大战3个月之久,终于完成了任务。再说这公社到大队、到各生产对的各家各户的线路,没有资金、没有架设线路专业技术人员,条件艰苦、环境艰险、户数众多……。要靠老百姓集资投劳自行解决,可想这难度又是多么艰巨啊!

 

“人心齐,泰山移”这话千真万确。在那时候的大队党支部集中统一领导下,利用农活空闲时间,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好这一实事。老百姓们也是不辞劳苦、沉着应战,起早贪黑的加油干。就这样,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实现了户户通广播的目标任务。大家辛勤的劳动付出,人人全都亲身经历,心里更是难以忘怀,并自觉形成了爱线、护线的高尚风格,确保了广播畅通无阻。

 

讲到这里,也自然而然地勾起了我的一段护线亲身经历。

 

记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周六下午,我和同事干一老师在公社开完会后,走走返回家里的路上,发现路边的一个木质广播电线杆,根部与地面交界处由于多日天雨积水浸泡导致腐朽,被风折断后倒在路边上,广播线触地而过。那位老师说:“这电杆如果不重新栽起来,父老乡亲们还能听到广播吗”?显然不能。于是我俩把身上挎的包往路边一放,说栽就栽。没有工具就用双手抛开泥土,在一点一点的摇动断在坑里没有完全腐朽的“根”,松动后在使劲拔出来。而后又扒在地上用手一点一点的把坑里石块和泥土抓了出来,在把电杆下端移动到坑口,一点一点用力往起里立。直立后,一人稳杆,另一人在用石块和泥土填实,电杆终于又直立起来了,只不过比原来矮了那么一小节。那天傍晚,悠扬的喇叭声又响起来了,山民们更是高兴极了!

 

晚上,我在听广播的同时,突然又有了一个新想法,为何不把今天的事在广播里表扬一番呢?这不更能提高大家爱线、护线的积极性吗?于是,我赶快拿出笔和纸写了一篇小通讯《干一老师热心护线》。第二天一早,我就把稿件送往公社主管宣传的领导哪里,审阅签发“同意播发”字样,加盖公章后,我就装入提前写好的信封里,贴上邮票,投入了邮箱。

 

没想到三天后的一天晚上,县广播站在《略阳新闻》里播发了我写的那篇小通讯。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大人小孩都听到身边的好人好事也上了广播,个个心潮澎湃、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地赞不绝口。大家都知道这是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感到亲切又接地气,非常喜爱准时收听当地新闻节目了。这一切的一切,也激励我又多了一个业余爱好——新闻写作。因此,在随后的工作之余,总是不停地写稿、送稿。当地的乡亲们总能在广播里,隔三岔五地听到身边的好人好事、农村见闻、农事百科等不同文体在县站不同的节目里陆续播出,也不断地影响、激励着身边的人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那些年底,根据用稿数量,我也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奖励。同时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从那时候起,高质量的写作,竟然成了我一生的不断追求。

 

岁月流逝,往事不堪回首。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村家家户户照上电灯、普及了电视。县人民广播站也改成了广播电台,一直不断演变到现在的融媒体。此后,农村有线广播逐渐跳出了人们的视野,也被大多数人慢慢淡忘了。而在祖国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进入千家万户,覆盖中华大地。“年轻人手机不离手,年老人干急摸不透”。然而,从解放前期走过来的耄耋老人,无法很好地享受现代融媒体文化生活中那些高科技实用产品。唯一对当年付出代价的有线广播情有独钟,难以忘怀。

 

这个特殊的广播匣子,是那个时代农村最真实的文化生活写照,也是老人一生中无法割舍的广播情缘,更是他最美好的人生纪念。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